杜替耶/狄替優 (Henri Dutilleux, 1916-2013) 《遙遠的世界》(Tout un monde lointain),為大提琴與管弦樂

乞靈於波特萊爾詩集《惡之華》的《遙遠的世界》,如何體現出原詩「脫離現實」的意象?
《惡之華》中的名詩「毒」(Poison),如何被狄替優譜成音樂?
就像狄奧出品的香水「毒藥」,靈感也是出自同一首詩。(請看第二樂章)

北市交(TSO)與大提琴家沃爾夫·費蘭德將於3月15日演出此曲。

二十世紀後半法國現代音樂作曲家狄替優(Henri Dutilleux)

《遙遠的世界》作者 Henri Dutilleux(1916-2013),他的姓氏,在國內被譯成與原文發音頗有差距的「杜替耶」;現在將之改譯成「狄替優」,應該就很接近法文音韻了。

狄替優的法文發音

這位國內還相當陌生的作曲家,其實是「二戰」之後、二十世紀後半,與梅湘(1908-1992)、布列茲(1925-2016)並列的法國三大作曲家之一。

有別於「現代音樂」主將布列茲的抽象難懂,曲高和寡,狄替優的創作取向比較類似於他的前輩梅湘:不奢言「前衞」,從傳統出發,去做充分的創新;以協和音為基礎,去開發自由而有節制的不協和音響;在不否認智性、科技性的前提下,讓音樂去憧憬、發揮超凡飄逸的靈性。狄替優的音樂也像梅湘的一般雅俗共賞,廣被許多知名音樂家、樂團演奏。

正如他的管弦樂曲《音色,空間,動態》 (Timbres, Espace, Mouvement, 1978)標題的宣示,一向慢工出細活的狄替優,在他的幾部管弦樂曲中,尤其致力於細膩器樂色彩與和聲色調的調配,寬濶、自由、立體的音樂空間的經營,氣韻生動韻律感的點染。透過這三個「音樂領域」的交融,狄替優體現出兼具典雅與精緻,自由與均衡的法式品味。

受大提琴家委託創作《遙遠的世界》(Tout un monde lointain),靈感取材自波特萊爾詩集《惡之華》

波特萊爾詩集《惡之華》的封面
1968年,狄替優接受知名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奇的委託,開始創作這部為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《遙遠的世界》,完成之後由羅斯卓波維奇與巴黎管弦樂團,首演於1970年的「艾克斯-昂-普羅旺斯音樂節」(Festival d’Aix-en-Provence)。全曲五個樂章分別乞靈於波特萊爾詩集《惡之華》中,五首不同詩作的句子;作曲者根據詩句,另行創立各個樂章的標題。
此作品的主標題「遙遠的世界」,源自同一詩集中的名詩「秀髮」:
「遙遠而幾乎消失的異邦世界,都活在你的深處,芬芳的叢林裡」。
如此的詩句引用,體現出波特萊爾「脫離現實」(évasion)式的美學:擺脫現實世界的平凡無奇,煩悶困擾,到想像中美好、奇幻的世界中去做白日夢。
狄替優宣稱:此曲中的每段音樂,不是用來描述某一首詩的內容;而是由簡短的詩句觸動靈感之後,作曲者將詩意自由的渲染成超凡脫俗、抽象自由的意象。如此而體現出狄替優所謂的「相互滲透」(osmose)概念 – 音樂與其他領域的藝術彼此滲透,交融無間。

音樂與詩意交融、五樂章連貫不斷的大提琴協奏曲

《遙遠的世界》看起來像一首大提琴協奏曲,五個樂章緊密的連貫著,沒有明顯的斷開。大提琴主奏卻避開了它慣有的抒情「歌唱」,以及多愁善感,曲中更免除過度的炫技,而是與樂團充分滲透,水乳交融。大提琴經常從中、低音域延伸到超高的音域,藉以表達脱離重心般的縹緲;管弦樂將大提琴呈現出來的,充分渲染、擴充開來,形成漫無邊際的,音樂與詩意交融的空間。
間歇性的總奏、強奏,與弱音的細緻段落,形成對比與反差,帶出寬濶、立體的空間感,令人忘記了時間的存在。不明確、漂浮的樂念、動機,在不知不覺之間推移、延伸、變化著,形成了自由、廣義的變奏,而擺脫了傳統形式的束縛。

第一樂章:謎團(Énigme, 相當自由、蜿蜒的)

在此奇幻與象徵性的大自然之中」(選自《惡之華》第27首詩作)
從沈靜中浮現一段慢速的導奏,速度逐漸加快,空間感逐漸擴大,演變成節奏生動、有如詼諧曲風的主要段落。

第二樂章:凝視(Regard, 極度的寧靜)

 「所有一切都比不上從你碧綠眼中滴下的毒,你的明眸是倒映著我戰慄靈魂的雙湖」(選自《惡之華》第52首詩「毒」)
慢速的音樂流淌著邪惡卻美麗、縈繞而飄忽的想像。

第三樂章:波濤(Houles, 寬濶的)

 「烏木色調的海啊,你承載著風帆、槳手、旌旗、桅杆的美夢之鄉」(出自第24首詩作「秀髮」)。
烏木色調的海,是女人髮叢的隱喻。大提琴與木管、銅管、弦樂緊密互動、交錯而營造出的起伏音流,渲染著夢幻、誘惑、憧憬的詩意。

第四樂章:鏡像(Miroirs, 慢速而迷醉的)

 「兩顆心竟把餘熱耗盡,變成兩把巨大的火炬,兩個靈魂合成一對明鏡,雙重亮光在鏡中輝映」(出自「情侶的死亡」一詩)。
大提琴與小提琴交替出現,形成低音與高音相互對照、輝映的音樂意像,樂團在後面渲染著半透明的、陶然的心醉神迷。音樂在迷醉的頂點,不間斷的進入末樂章…….

第五樂章:贊歌(Hymne, 快速的)

 「別離開你的夢境:好人從來不會有狂人所擁有的美夢!」(出自「聲音」一詩)。
在快速、活躍的末樂章中,前幾個樂章的一些主要樂念的重現,彼此交錯、變換著。在強勁的結尾處,大提琴主奏以颯颯的顫音,神秘而突然的結束全曲。

 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