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穆索斯基《展覽會之畫》(拉威爾改編)
(為「巴黎管弦樂團」2025年6月25日台北的演出而寫) 穆索斯基/拉威爾改編:展覽會之畫 我們不妨把上半場柴可夫斯基的《小提琴協奏曲》,與下半場穆索斯基的《展覽會之畫》做個比較,而提出一…
(為「巴黎管弦樂團」2025年6月25日台北的演出而寫) 穆索斯基/拉威爾改編:展覽會之畫 我們不妨把上半場柴可夫斯基的《小提琴協奏曲》,與下半場穆索斯基的《展覽會之畫》做個比較,而提出一…
前一陣子,巴黎管弦樂團在台北的第二場演出,上半場是柴可夫斯基的《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》,下半場則是穆索斯基/拉威爾的《展覽會之畫》。雖說都是俄國十九世紀後半的音樂,兩曲卻呈現出迥然不…
前言 (為巴黎管弦樂團在高雄衞武營的演出而寫) 有一位FB上的朋友跟我聯絡,說他嘗試撰寫樂曲解說,想麻煩我幫他看一下。我鼓勵他趕快寫。他果然寫了一篇傳給我,我就簡要的給了一點建議(請…
前言 幾個星期前,巴黎管弦樂團在高雄、台北演出,有幸為這三場管弦樂音樂會撰寫樂曲解說。感謝主辦單位「巴哈靈感」讓我有機會盡情發揮,不拘字數的將每首樂曲介紹的比較完整。接下來幾天,我…
前言 「自由而孤獨」,那是布拉姆斯好友、小提琴家姚阿幸(Joseph Joachim)的座右銘;布拉姆斯把它稍微修改一下,就成為他自己的銘言 – 「自由而歡愉」。無論是那一句,都頗令人嚮往。昨…
「啊,一群蠢牛與蠢驢!是的,他們要求再吃一次糖果(指第二、第四樂章的再奏)!為何不要求賦格曲呢(指末樂章),只有它值得被再奏一次。」 – 貝多芬 今晚(2025.04.07)法國的「艾班…
波哥雷里奇的兩場獨奏會已結束,不知曾經去聽的人有沒有什麼感覺? 現在把我寫的樂曲解說全部貼出來,讓沒去聽的人也可以參考一下。 人們經常稱蕭邦為「鋼琴詩人」,然而在十九世紀,鋼琴音樂…
前言 前幾天的1月18日,鋼琴家波哥雷里奇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,全場的曲目為:貝多芬的《費岱里奧序曲》,拉赫曼尼諾夫的《第二號鋼琴協奏曲》,以及德弗札克的《新世界交響曲》。一個多月前…
熱門的法朗克器樂奏鳴曲,該如何稱呼? 最近,有幾位小提琴家,陸續演出了幾場「小提琴獨奏會」,從二月初的列賓,一直到明天3月3日晚上的凡格羅夫。碰巧的是,這三、四場演出的節目裡,都有比…
蕭頌:《D大調為鋼琴、小提琴,與弦樂四重奏的合奏曲》曲目原文中Concert的譯名困惑 由於「克里蒙納四重奏團」將在2月6日演出以上這首室內樂,從過年之前,FB上有幾位樂友們,已開始談論此曲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