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蕭斯塔科維契:C小調第八號交響曲,作品6
(2025年10月15日「捷克愛樂管弦樂團在台北演出的樂曲解說) 一生處於革命戰亂時代的蕭斯塔科維契 成長於「十月革命」前後,在二戰期間「列寧格勒之役」成為英雄,蕭斯塔科維契(1906-1975)的…

(2025年10月15日「捷克愛樂管弦樂團在台北演出的樂曲解說) 一生處於革命戰亂時代的蕭斯塔科維契 成長於「十月革命」前後,在二戰期間「列寧格勒之役」成為英雄,蕭斯塔科維契(1906-1975)的…

(2025年10月15日「捷克愛樂管弦樂團在台北演出的樂曲解說) 一次大戰後:狂熱年代的新古典主義傾向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,拉威爾曾往前線,被編入軍車部門;戰後他持續的活躍於音樂界,直到1…

(2025年10月14日「捷克愛樂管弦樂團在台北演出的樂曲解說) 波西米亞的音樂傳統 被近世的人們稱為「捷克音樂之父」的史麥塔納(1824-1884),與他的同僚德沃札克(1841-1904),兩人一前一…

(為「巴黎管弦樂團」6月24日在台北的演出而寫) 前言 1927年在美國完成的「拉赫四」,如何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,適度的受到「新時代」背景的影響,而不同於一般人聽的比較多的、完成於「一戰」…

(為「巴黎管弦樂團」2025年6月25日台北的演出而寫) 穆索斯基/拉威爾改編:展覽會之畫 我們不妨把上半場柴可夫斯基的《小提琴協奏曲》,與下半場穆索斯基的《展覽會之畫》做個比較,而提出一…

前一陣子,巴黎管弦樂團在台北的第二場演出,上半場是柴可夫斯基的《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》,下半場則是穆索斯基/拉威爾的《展覽會之畫》。雖說都是俄國十九世紀後半的音樂,兩曲卻呈現出迥然不…

前言 (為巴黎管弦樂團在高雄衞武營的演出而寫) 有一位FB上的朋友跟我聯絡,說他嘗試撰寫樂曲解說,想麻煩我幫他看一下。我鼓勵他趕快寫。他果然寫了一篇傳給我,我就簡要的給了一點建議(請…

前言 幾個星期前,巴黎管弦樂團在高雄、台北演出,有幸為這三場管弦樂音樂會撰寫樂曲解說。感謝主辦單位「巴哈靈感」讓我有機會盡情發揮,不拘字數的將每首樂曲介紹的比較完整。接下來幾天,我…

以下的樂曲簡介,是今晚(2025.06.24)「巴黎管弦樂團」演出,所有我寫的樂曲解說的一小部分,先提供給大家參考一下: 布列茲:起始(Initiale, 1987年) 今年是布列茲誕生一百周年慶。第二次…

前言 「自由而孤獨」,那是布拉姆斯好友、小提琴家姚阿幸(Joseph Joachim)的座右銘;布拉姆斯把它稍微修改一下,就成為他自己的銘言 – 「自由而歡愉」。無論是那一句,都頗令人嚮往。昨…